本网讯(皇冠新款入口 张文君)近期,应皇冠新款入口邀请,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心血管专业朱伟铨博士在皇冠新款入口一楼报告厅作了题为《ARF6 represents a drugable nodal point in pathological signaling pathways》的学术报告,学院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聆听了报告会。
眼部恶性黑色素瘤是国外最常见、国内发病率第二的眼内恶性肿瘤,然而眼部黑色素瘤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缓慢。已有的研究发现,GNAQ蛋白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GNAQ/11基因突变导致GTPase活性消失,G蛋白处于持续性激活状态,通过PKC引发级联反应,进而激活促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致瘤性增殖,抑制细胞凋亡。朱伟铨博士科研团队通过研究发现,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因子(adenosine diphosphate ribosylation factor 6, ARF6) 可以干扰GNAQ的运输,通过对ARF6的抑制可以减少黑色素瘤的转移,预示可以将靶向ARF6作为阻碍黑色素瘤转移的一个有效的新方法。通过与生物公司合作,发现了一种小分子化合物可以抑制ARF6的活性,为后续的药物研究奠定了基础。朱伟铨博士对上述实验的验证过程一一作了详细阐述。朱伟铨博士还介绍了其团队关于ARF6在调节糖尿病眼血管病变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ARF6对调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R2)的活性起重要作用,ARF6被敲除的糖尿病模型小鼠VEGFR2活性降低,导致视网膜渗漏,眼压增高。最后,朱伟铨博士提到,其科研团队已经将ARF6的功能研究扩展至关节炎、疟疾等疾病。
朱伟铨博士,现为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心血管专业助理教授。2005年底赴美国犹他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工作,师从著名心血管病专家 Dean Y. Li教授,从事血管稳定在慢性及急性炎症,感染以及自身免疫相关疾病中的病理机制以及相应对策的研究,以及部分肿瘤干预的相关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Nature Medicine、Nature Cell Biology、Cancer Cell 以及Circulation 等期刊。2012年获得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14、2015年获得美国国立医学院R01项目的资助,从事血管稳定在糖尿病眼血管病变/眼肿瘤、耐药危急脑型疟疾、多发性硬化症、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以及脓毒症中病理机制和药物靶点研究。